征稿结构(按顺序):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英文题名、
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及英文单位、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题名:是揭示论文主题和概括文中内容的简明词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一般不宜超 20 个汉字,
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中英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字数应控制在 200 字左右。英文文摘内容要与中文一致,要注意主谓
不一致和时态不一致的问题。摘要应回答好以下四方面问题: ①What you want to do(直接写出研究目的,可缺
省); ②How you did it(详细陈述过程和方法); ③What results did you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you
draw(全面罗列结果和结论); ④What is original in your paper(通过②和③两方面内容展示文中创新之处)。
正文部分:正文分层标题应简单明确,层次的划分及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之间用圆点相隔,
最末数字后面不加句点。如 1,1.1,1.1.1,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写标题。引言不参与排序。正文(含图表)
中的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文中公式和物理量、单位字符和大小写、
正斜体、黑体、上下角标及易混淆的字母应打印清楚。在一篇文章中应避免用同一字母的黑、白体表示不同的量。
矩阵、向量以黑斜体表示。英文缩写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在该词之前标注中文或英文全称。
图表: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有图名或表名(均附英文)。图中
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清,标目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一般不用中文表示)。文中表格使
用“三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结论部分: 结论要避免是摘要或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包括内容: 研究结果所揭示原理及其普遍性;
与先前发表过的(包括他人和作者自己)结果的异同; 理论上和实用上的意义及价值,也可以针对文中难于解决的
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顺序编号。在文中标出文献序号,详细的文献信息附于文末,建议不少于 12 个文献。
请严格按照标准方式著录,各类文献著录方式如下:
1) 专著:[序号]作者姓名.书名[
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码-止页码.
2) 期刊:[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页码-止页码.
3) 会议论文:[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C]/ /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码-止页码.
4)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
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任选) .
6)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
P],出版日期.
7) 技术报告:[序号]作者.报告题名,报告号[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版 权 声 明
凡稿件被本刊录用,即视为作者同意将该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
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已许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知网(中国
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其各自的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及在信息网络传播
本刊全文。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稿酬一并支付(即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如作者对
本声明持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
本刊编辑部